你的高期待!那可能是对孩子的「隐形暴力」

作者:龙哥 发表于:2025-09-15

宝子们好,我是糖糖老师。


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个有点扎心,但非常重要的话题:**家长的高期待,其实是一种“隐形暴力”**。


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重,但你耐心听我讲完。


很多父母对孩子要求特别高,背后其实是这三种心态在作祟:


**第一,是恐惧。**  

比如有些家长自己经历过不少挫折,没有稳定的工作,或学历不高,就特别害怕孩子走自己的老路。这种恐惧变成焦虑,不断传递给孩子。


**第二,是贪婪,甚至虚荣。**  

希望孩子考上名校、找好工作、住大房子、找漂亮媳妇……觉得这样自己脸上有光。但这到底是为了孩子,还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面子?


**第三,是延续自己未完成的梦。**  

有些父母早年辍学,没机会上大学,就把这份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,希望孩子去完成自己当年没做到的事。


这三种心态,本质上都是在用父母的期望覆盖孩子真实的需求。


你可能会说:“我这不都是为他好吗?”  

但你想过没有,如果孩子一直活在“你必须成为我期待的样子”这种压力下,他会变成什么样?


**只有两种极端结果:**


要么,**自暴自弃**——“反正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,不如彻底放弃”。很多厌学、躺平的孩子背后,就是这个原因。


要么,**拼命讨好**——“我只有满足你,我才值得被爱”。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为自己活,选什么专业、找什么工作、和谁结婚……全听父母的。他已经习惯了为别人的期待而活,丢掉了自己。


这就像你非要让乔丹的儿子比他爸还厉害——可能吗?这种期待本身,就是一种注定失败的死能量。


真正有智慧的爱,不是“你达到我的标准,我才爱你”,而是**“不管你好不好,我都接纳你”**。


父母是孩子的镜子。你怎么看孩子,他就怎么看待自己。


你总说他不够好,他就真觉得自己糟糕;  

你接纳他真实的样子,他才能安心长大,找到属于自己的路。


所以,宝子们,咱们真的要反思:  

我们对孩子的高期待,到底是在爱他,还是在伤害他?


**真正的爱,是陪伴,不是支配;是接纳,不是条件。**


从今天起,试着放下那些沉重的期待,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自己。  

你放松了,孩子才能轻装上阵。


打赏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冀小安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请发表您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