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龙哥 2025-07-29
110分竟是高分?救救孩子!高中“中等生死局”的破局三营养
宝子们好!接着聊高中中等生的“人生课题”! 我是糖糖老师。上回说到,高中拼的不是死努力,而是认知升级、解决底层问题。今天重点说说:为啥孩子好像学了,却看不到效果?1. 学科思维,是道坎儿!语文、数学这些学科,核心是啥?是让你“钻进别人的逻辑里思考”! 比如语文阅读理解,你得琢磨作者想表达啥。数学题,你得理解出题人埋的“坑”在哪。很多中等生卡就卡在这儿! 他们习惯用自己的想法硬套,不愿意“换频道”。宝子们,让孩子多在数学课上练练“换位思考”,理解题...
-
龙哥 2025-07-27
中等生卡壳?真相扎心:问题根本不在学习上!
为什么很多中等生到了高中,成绩突然就不行了?我告诉你们,高中阶段的中等生,他们遇到的早就不只是学习问题了,而是人生课题! 很多孩子初中成绩不错,甚至小学还是学霸,怎么一到高中就掉队了?不是他们变笨了,而是他们心里有坎儿没跨过去。1. 现在的学霸,和以前的学霸不一样了以前当学霸,拼的是努力——你肯刷题、肯熬夜,成绩就不会差。但现在呢?努力只是基本线,天花板就在那儿。 光靠死学,根本冲不上去。2. 中等生的瓶颈,不是智商,而是“人生境界”很多中等生卡住的真正原...
-
龙哥 2025-07-17
怕麻烦大脑正在偷走你的人生
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心理现象,可能你也经历过。想象一下:周末想给孩子烤个香喷喷的蛋糕。材料都买好了,配方也找好了。可转念一想:烤完蛋糕,那搅拌盆、打蛋器、模具……一大堆东西要洗要收拾啊! 哎,算了算了,干脆不烤了!听起来是件小事对吧?但这背后,藏着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陷阱: 我们对“事后要付出的麻烦”的讨厌程度,远远超过了“现在立刻能享受的快乐”!在心理学上,这叫做 “后果回避拖延”。说白了:你不是怕“做”这件事本身(比如烤蛋糕),而是怕“做完之后”那一...
-
龙哥 2025-07-16
父母的客体凝视:认识与修复的完整指南
糖父母的客体凝视:认识与修复的完整指南为什么我们无意的"目光"可能成为孩子的隐形创伤,以及如何转化为治愈的力量什么是"客体凝视"?客体凝视是指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、独立、有自己想法和感受的"人"来看待,而是把孩子当成了:一个"工具":用来完成父母自己人生任务的工具一个"评价对象":时刻用挑剔的眼光评判孩子一个"被控制的对象":过度干涉孩子的选择和成长空...
-
龙哥 2025-07-08
父母最深的爱:指向分离的勇气|中学生家庭必读
宝子们,我是糖糖!父母最深的爱:指向分离的勇气|中学生家庭必读"儿子初二住校天天哭怎么办?""女儿上高中后顶嘴不断,亲子关系冰点..."深夜家长群的焦虑,让我想起心理学那句名言: "亲子之爱,是世界上唯一指向分离的爱。"为什么最好的爱,生来就为"分离"?送高一儿子军训那天,他潇洒挥手告别,我突然想起他初中第一次独自坐公交:"妈,坐过站怎么办?有人欺负我找谁?"那一刻我...
-
龙哥 2025-07-07
先奖励不要等到他考砸了……
颠覆认知!奖励前置法:孩子越学越主动的秘密|糖糖家庭教育宝子们,我是糖糖!颠覆认知!奖励前置法:孩子越学越主动的秘密孩子必须考好了才配奖励?大错特错!❌ 传统认知:考好才奖励是天经地义?我和你们一样,曾经坚信:考好 → 奖励,天经地义!考砸 → 惩罚,理所当然!💡 心理学大师斯金纳的启示鸽子实验证明:及时奖励行为 > 事后奖励结果🎯 我的"疯狂实验"(小宝期末考前1个月)做完作业 → 立刻打游戏!(不等周末)整理完错题本 → 马上...
-
龙哥 2025-07-05
考后黄金五问让孩子主动学习
考后黄金五问|这样聊,孩子主动要学习!孩子考完试只会问"多少分?排第几?"?停!这种问法,分分钟把天聊死!今天教你考后必问的黄金五问,不仅能拉近亲子关系,更能真正帮孩子进步!句句精华,家长必学!第一问:给这次考试打个分!❌千万别这么说"满意吗?"(太笼统!逼孩子二选一!)✅糖糖教你这样说"如果0分最差,100分完美,你给这次考试打几分?为什么?"🌟 妙在哪?逼孩子主动反思!打分过程就是梳理得失的过程。哪怕打70分,也...
-
龙哥 2025-07-04
尽力就好,正在悄悄打击孩子的自信
宝子们,我是糖糖!考试前,你是不是也经常对孩子说这句“经典安慰”:>“宝贝,尽力就好!考不好没关系!”停!糖糖今天要敲黑板了:这句话,表面是减压,实则是隐形的“沟通暴力”!正在悄悄打击孩子的自信!为什么?孩子听到“尽力就好,考不好没关系”,心里会怎么想?>“爸妈是不是觉得…我本来就考不好?”>“他们对我没啥期待了…”>“连爸妈都不信我能行,我可能真不行…”这种“善意的低期待”,像一盆冷水,浇灭了孩子心里的火苗!它背后伤到的,是一个关键心理能力——“自我...
-
龙哥 2025-07-03
父母稍作调整,拒绝孩子抑郁
生病的是家长,看病的却是孩子|每个父母都该听的深度反思今天聊的话题有点沉重,但每个家长都必须听——为什么现在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?真相可能扎心:很多时候,"病"在家长身上,吃药的却是孩子!这个画面,你家是否也上演过?孩子刚削铅笔 → 家长:"哎哟,角度不对!这么削容易断!"橡皮放左边 → 家长:"放右边!放左边多碍事!"身子稍微歪点 → 家长:"坐直!坐直!眼睛不要啦?"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