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重≠没规矩
尊重≠没规矩
宝子们好,我是糖糖!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:“为啥我越尊重孩子,他反而越蹬鼻子上脸,越娇惯呢?”
我是糖糖,别急,听我打个比方,你就明白了!
想象一下:你走进一家特别高级的店。装修漂亮,灯光柔和,服务员特别有礼貌,全程微笑服务,态度好得没话说。
这时候你对他说:“你们东西真棒!我很满意!所以这件商品,我能不付钱直接拿走吗?”
你觉得服务员会咋办?他肯定不会让你拿走呀!但他还是会非常客气地说:“女士/先生,谢谢您的认可!不过呢,店里有规定,商品得付款后才能带走。”
你看,这就是尊重的真谛!它是一种态度,一种沟通的方式。但它绝不等于没有原则的退让!服务员的尊重是职业素养,商场的规则才是必须守住的底线。
把这个道理放回家里,一模一样!咱们对孩子态度好,说话温柔,不打骂不羞辱,这是咱们爱他的表现。但这和孩子必须遵守的规矩,是两码事!
这在心理学上叫“界限理论”。咱们做爸妈的核心任务之一,就是在家立好清晰的边界线。
一个心里有谱的家长,会把事情分清楚:
1.【红线区】:绝对不能碰的底线!比如伤害自己、伤害别人、违法乱纪。这些事,没商量!
2.【绿灯区】: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!比如他喜欢啥运动,想看啥课外书。这些,咱可以好好商量,把选择权给他。
3.【黄灯区】:孩子必须负责的事儿!比如完成作业、分担家务。这些,咱可以用商量的口气,定时间、定方式。但做不做?没得商量!
这种“高温暖+高要求”的组合,在心理学上叫“权威型教养”。这才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模式!
它给孩子传递两个超重要的信息:
第一,“我无条件爱你!”
第二,“但我不等于会无底线惯着你!”
--
宝子们,记住糖糖的“温柔而坚定”要点:
1.提前沟通规则:让孩子清楚知道“黄灯区”(必须做的事)和“红线区”(绝对不能做的事)在哪。规则要清晰、具体、可操作!
2.情绪稳定是前提:自己先别急别吼!深呼吸,保持语气平和。你的冷静是孩子的定心丸。
3.共情理解打头阵:先说“我知道你...(感受)”,让孩子感到被理解,减少对抗。
4.清晰陈述规则/结果:用简单的话说清楚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(规则/后果)。
5.行动代替说教:孩子试探底线时,少讲道理,多平静行动(如拿走手机、停止写作业)。行动比语言有力得多!
6.全家一致很重要:爸妈(包括老人)态度和规则要统一!否则孩子会钻空子。
7.允许孩子有情绪:规矩被守住,孩子可能会生气、哭闹。允许他发泄(在安全前提下),你只需温和陪伴,等他平静。不必要求他立刻“认错”或“高兴”。
这个过程不容易!孩子会试探,会反复。但宝子们一定要坚持!你每一次温和而坚定的守护,都在帮孩子建立安全感(知道边界在哪)和规则意识(知道要守规矩)。
最后,再强调一遍:温柔,是咱对孩子爱的态度!坚定,是咱给孩子最好的保护!规矩不是束缚,是让孩子更自由、更安全成长的护栏!
宝子们,用好“温柔而坚定”,咱们都能养出懂规矩、有分寸的好孩子!我是糖糖,咱们下次见!有啥问题,随时留言!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冀小安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