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前焦虑,心理战到底该怎么打

作者:龙哥 发表于:2025-06-03

考前焦虑,心理战到底该怎么打,

1.   停止畅想考后生活:

你是不是忍不住幻想考完试我要去海边旅行,他把攒了三年的游戏打个痛快。这种对考后生活的憧憬特别能理解,毕竟12年寒窗,谁不想好好喘口气呢?甚至很多同学会变得兴奋,还没上战场就提前放松下来,这种想法要不得。任何分散你注意力的行为都是对你多年努力的不尊重,过早把注意力放在终点,就会无意识中降低对当下的投入。

2.   不要试图对抗紧张情绪

任何人面对高考都难免会紧张、胆怯和焦虑。但紧张不是你的敌人,是你的身体正在为重要时刻做准备。科学研究发现,适度的紧张能让大脑分泌去甲肾上腺素,会提升你的反应速度和专注力,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压力下反而会超常发挥。

但如果过度紧张,比如大脑空白、坐立不安怎么办?

试着与紧张对话,谢谢你提醒我,这件事很重要,不过现在我们需要调整节奏。然后用478呼吸法,慢慢用4秒吸气吸气,屏住呼吸7秒,再用8秒缓缓呼出,重复几次,你会感觉到身体从紧绷逐渐放松下来。记住,紧张本身不可怕,害怕紧张才会让他失控。

3.   全方位维持当下的生活节奏

考前的饮食,比如作息时间、穿衣习惯、运动节奏等,不仅量和平时一样,特别是饮食,千万别突然大鱼大肉,尝试进补,改变饮食习惯,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,反而影响考试状态,也不要因为过度焦虑,考试熬夜、疯狂刷题,休息不足,影响学习效率,容易陷入恶性循环。保持平时的生活节奏,让身体和心灵都处于熟悉的状态,这样你才能更从容自信地走进考场。

4.   偶尔失眠并不可怕:

调查显示,70%的考生都会在高考前失眠,但偶尔一两天的失眠并不会影响你的考试状态,我们的身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,相反,因为害怕失眠而焦虑、慌张才是影响发挥的罪魁祸首。所以别吓自己,放松心态,即使失眠也没关系,告诉自己闭目养神也是休息。尝试身体扫描法,从脚趾开始逐次放松每一块肌肉,想象紧张像水流一样从指尖流走。

5.   拒绝考后对答案:

远离社交软件高考是筛选性考试,试卷会有20%左右的难题,考后总会有人抱怨,总会有人崩溃。远离任何干扰自己的声音,考完一科忘一科别急着对答案,对答案就像录像回放,只会让你陷入懊悔的内耗中。记住你的目标是下一课要以全新的状态迎接每一场考试。

6.   考前绝对不要封闭:

很多考生担心考前遇到难题影响心态,于是选择考前几天就彻底封闭、养精蓄锐,这其实是庸人自扰,就像钢琴家几天不练琴,指尖会生疏一样,我们考前也需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来保持自己的题感。如果担心遇到难题影响心态,不妨做自己之前总结整理的错题和典型题现实训,确保做对。这种成功体验能不断强化你的信心,让大脑保持随时应战的活跃状态。

7.   预想正式考试情节:

职业体育运动员都会在赛前进行意向训练,想象自己在赛场上的表现。同样,你也可以在考前预想考试情节,想象步入考场流程,考前准备自己如何应对各种题目,如何调整心态,如何分配时间……这样的想象能给你的大脑和身体植入肌肉记忆,让你在考场上更加从容不迫,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,从而发挥最佳水平。

8.   别在考前研究志愿:

在考前没有分数的情况下研究志愿除了徒增焦虑,没有任何意义。大脑很容易被不确定性困扰,但你要知道,当下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未来积累选择权。考后你有很多时间来研究,所以请别分心,专注眼前的每一道题,全心全意备考,就坚信自己一定能考好。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比拼,更是一场心理马拉松,那些熬夜刷题的夜晚,反复修改的瞬间,摸考后擦干的眼泪,都是你的底气,你的信心,要坚定的相信自己,我一定能够考好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任何情况下,只要人对自己充满信心,都会发挥出远超自己实力的水平。相反,如果你畏手畏脚,殚精竭虑率,这些行为本身就会带给你负面的精神内耗,减少你对考试本身的聚焦。所以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所向披靡。

 

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,但绝不是终点,记住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千万考生和你一样,在相似的情绪中努力着,坚持着,接纳自己的紧张,信任自己的准备,带着平常心去面对这场挑战。最后,提前祝所你金榜题名,前程似锦。

 


打赏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冀小安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请发表您的评论